日期:2025-08-07 09:24:38
哈萨克斯坦西部油田到欧洲的运输成本是每桶15美元,而向东运到中国却要30美元。 这还只是起点。
哈萨克斯坦80%的石油流向了欧洲,留给中国的只有不到15%。 明明两国边境线绵延1700多公里,油罐车却宁可绕远路往西跑。
问题出在三条看不见的锁链上,地理、历史和金钱。
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像个偏心秤砣,全压在国土西边的里海沿岸。田吉兹、卡沙甘这些大油田,距离中国新疆超过3000公里。 中间横着天山山脉和茫茫沙漠。
输油管道翻山越岭,爬到海拔3500米的山口时,低温会让原油变粘稠,重力又拽着油往下沉。 工程师们不得不加建加压站,硬扛着把油“推”过山口。 这些折腾让每桶油运输成本飙升到30美元。
而西边的路平坦得多。 苏联时期修建的里海管道联盟(CPC)直通俄罗斯黑海港口,原油装上船就能到欧洲。 这条路每桶成本只要15美元,比运到中国便宜一半。
成本差距像道数学题,商人不用打算盘就知道该选哪条路。
苏联解体时留给哈萨克斯坦的“遗产”,是一张指向欧洲的输油管网。 1991年独立后,哈国石油产业百废待兴,欧美石油巨头带着钱和技术来了。
壳牌、道达尔、雪佛龙这些公司扎进里海油田,同时牢牢控制住输油命脉,CPC管道。 这条管道从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直通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,年输油能力6700万吨,占哈国出口量的70%。
中国方向的管道2006年才建成,晚了整整五年。 中哈原油管道从阿塔苏到阿拉山口,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,仅为CPC的三分之一。
管道不是橡皮筋,想改方向就得砸钱重建。 苏联时代定下的流向,像刻进石头的字迹难以更改。
欧洲人掏钱更爽快。 2024年欧洲市场原油均价比亚洲高出3-5美元/桶,哈萨克斯坦的中质原油正对他们的炼油设备胃口。
俄乌冲突后欧洲急着找俄油替代品,哈国石油成了抢手货。2024年哈国对欧盟日出口量超100万桶,成为欧洲第三大供应国,赚走数百亿美元。
中国市场虽然庞大,挤满沙特、俄罗斯等老玩家。 哈国石油含硫量偏高,中国炼厂设备主要适配中东中质油,消化起来效率打折。
价差摆在眼前:同一桶油卖欧洲赚105美元,卖中国可能只值100美元。商人自然选钱多的买家。
哈萨克斯坦的外交像在钢丝上跳舞。 北边是掌控CPC管道的俄罗斯,南边是能源饥渴的中国,外围还站着紧盯中亚的美国。
2022年俄罗斯两次掐断CPC管道,哈国每天损失1.34亿美元。 这个教训让哈国铁了心要找新出路。
新路线是从里海运油到阿塞拜疆,接上巴库-第比利斯-杰伊汉管道(BTC)。 这条路能绕开俄罗斯,成本飙升三倍:通过CPC每吨运费38美元,走BTC要付120美元。
美国曾公开反对中哈管道建设,担心中国扩大中亚影响力。 哈国只能在各方压力间找平衡,把80%油量押注欧洲分散风险。
中哈原油管道每年2000万吨的输油量,像道细流淹没在中国年进口量5亿吨的海洋里。 这条管道更像是战略备份方案。
2024年哈国通过这条管道向中国输油超2000万吨,不到其总出口量的15%。 管道的设计上限卡在年输3000万吨,扩容要穿越天山断裂带,工程难度堪比心脏搭桥。
中国在哈国油气领域投资超300亿美元,控制着约25%的石油产量。 产出的油大部分仍流向西方,投资拿分红比改道卖油更省心。
哈萨克斯坦国家预算一半靠油气收入。 2024年石油出口创汇430亿美元,其中欧洲贡献了绝对大头。 这笔钱养活着全国。
三条锁链捆住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流向:西部油田的位置钉死在地图西侧,苏联管道遗产把油流引向欧洲,欧洲买家又掏出更厚的钱包。
中哈边境的阿拉山口,输油泵站昼夜不停。 每输送一桶油,哈萨克斯坦就要比卖给欧洲少赚8美元。 这条管道存在的意义,或许早已超出金钱算计。
富灯网-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股票按天配资-网上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